上水鄉



組織架構



廖族歷史



廖萬石堂



廖顯承堂



廖明德堂



崇德家族發祥在寧都

中華廖叔安第七十九世崇德公,在中國廖氏發展史上,是位承先啟後的偉大先賢。他原系浙江省松縣人,生於隋壬戍歲(602年)十月初七日。唐貞觀庚子歲(640年)明經進士,任江西省虔化(今寧都)縣令,甲辰歲(644年)任滿,居西門鴨婆塘。士庶挽留,又見虔化風士之美,回原籍攜三郡子侄同遷虔化。唐永微壬子歲(652年)升任宣州剌史。卒於任(年月不祥) ,回葬在虔化縣桃溪白墓(屋)前柏樹下(今肖田鄉柏樹村內)。西元2009年12月,崇德祠重修籌備處經反復勘察論證認為:原葬地無墳可修,將公墳建在其夫人盧氏(恭人、八娘)墓地處,即今肖田鄉黃泥排村左前方坡上。立壬山丙向,海螺形,供眾裔祭祀。

崇德公生三子,即蘭階主生於唐貞觀甲辰歲(644年) ,蘭芝生於唐貞觀丁未歲(647年) ,蘭得生於唐永微壬子歲(652年)。公的堂兄崇榮、崇韜世襲武威、太原郡號,但乏嗣。公遵祖訓:將蘭階繼太原,廖氏三郡得以繁衍。據近年全國人口統計,大陸廖氏約有五百餘萬人,排在第六十一位。有宗親初估:公的後裔約佔其50%以上。

崇德家族遷居寧都後,逐漸繁延發展。在唐宋年代處於鼎盛時期,人才輩出,後裔曾有二十多人中進士,任官各地是當時的門名望族。三世孫六人全是進士。四世孫六人全是進士。四世孫德岐是兵部是當時的名門望族。三世孫六人全是進士。四世孫六人全是進士。四世孫德岐是兵部侍郎,琳瑄是兵部左僕射上柱國。六世孫昌岐、昌復、昌盛、昌信同受封尚書。七世孫有昌岐十子俱任州官之職,時稱「九子十知州」之號。西元880年唐首都長安失守,國師楊筠松來贛州避難。昌岐第十子廖鑾邀楊來寧都,共同開發璜溪(陂)中壩,並共居於此。鑾的長子三郎(傳)拜楊為師學藝,其子廖通,孫廖禹(克純)承其業。傳與禹成了中國風水界史上有很大影響的人。廖鑾堂叔昌信(795-897年)與楊交往甚密,楊指出其住地風水極佳(今肖田鄉黃泥排村)。昌信即將宅基奉捐,建成祝聖道場一新安院,後改永福院(即崇德祠)。此祠地處虔化往南昌的古驛道上。

唐末宋初,廖匡國、正圓、融、凝、邈,以詩見稱,五人合詩部,名「家藏 集」,評時者稱「廖氏詩集」。故當時廖氏有筆燦五花之譽。他們的詩詞在「十國春秋」全唐詩」「新唐書,藝文志」「宋史,藝文志」中均有錄,為寧都縣歷史上被譽為「文鄉詩國」作出很大貢獻。

崇德公的後裔從蘭階次子光廷,中進士不第,隱居武夷山始,外遷者不小。蘭芝三子光景之孫國十一郎遷閩寧化,與百家姓同處後,遇到數姓都用一個郡號,張姓提議廖氏專用武威郡號至今。其裔廖實番(花公)的後裔從閩上杭、永定遷各省地與港、粵、台弓世界五湖四海,尤其是東南亞各國,是目前崇德家族人數最多的一支,有人稱之「一百多萬之眾」。

寧都是崇德家族的發祥地,對此眾裔與歷史名人都給予肯定。如宋朝的歐陽修,文天祥,陸九淵等。西元1737年,清進士,閩永定人廖鴻章為修譜作序寫到:崇德公為虔化縣令…,是江西、福建,廣東各支之肇祖也。西元1742年,清進士,江西龍南人廖運芳也在序文中認定:自唐至今,千餘年,派分三郡,支繁數十族,近而江西諸府縣治,遠而閩而粵而楚,皆寧都遷去,故廖氏斷宜以崇德為各派之鼻祖也。寧都的崇德公後裔,一千多年來,都未離開發祥地。目前約有五萬餘人,一直繼承家族的傳統美德。有共和國初期的將軍廖冠賢,當今贛州市人大副主任廖成銘,某旅政委廖文生,縣處級幹部歷代都有。眾裔共遵祖訓:以詩書為業,忠厚為家。與時俱進,銳意進取。謹以此文與香港上水宗親共敬先祖。

寧都四十二世裔孫:運堪敬撰  西元2013年